□楊素華(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、教授,“青未了·心理咨詢工作室”專家顧問團成員)
  小欣在一所市重點中學上高二。假期里,母親稍不註意,她就溜出去,與幾個男生一起看電影或去KTV唱歌,受到父母的責罰,特別是媽媽多次動手打她,導致父母相互埋怨,而她更是將媽媽視若仇敵,回到家就把自己關進房間,拒絕與家人交流。
  從媽媽的陳述中瞭解到,他們家經濟條件雖然很一般,但非常重視女兒的教育。首先,自從她上了學,媽媽就換了個工作,僅上半天班,雖然收入微薄,但能確保陪讀;其次,為了能讓她受到良好的教育,父母作了很大的努力花錢選擇了一所好學校,並“孟母三遷”,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在學校附近租房子。
  “為了孩子將來能考上好大學,找一份好工作,我們夫妻真是節衣縮食,請家教、租房子,從無怨言。誰知道她越大越沒出息,還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男生去KTV,玩到很晚才回家,您說我能不著急嗎?”媽媽滔滔不絕地抱怨起來。
  “請你尊重我和我的同學。首先,他們不是‘不三不四’的人;其次,我們在一起就是放鬆,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骯髒!就知道罵我,你的所言所行是一個好媽媽嗎?罵人之前先反思自己!”小欣立刻反唇相譏。
  站在一旁的爸爸使勁拽媽媽的手,媽媽立刻將矛頭指向丈夫,憤怒地說道:“都是你慣的!你不偷偷給她錢,她能去KTV嗎?你不護著她,她敢這麼和我對著幹嗎?過去如果你一直在家,孩子不知道會成為什麼樣子,更不用說考上重點高中了!”
  “怎麼又扯到我這裡了?你應該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,除了打罵,你還能幹什麼?多好的孩子,都讓你管壞了!”爸爸也是怒氣衝天。
  又是一個無序的家庭!媽媽過於嚴格,爸爸過於寬容,所以,小欣根本不知道自我管理的界限。另外,爸爸與女兒的結盟的確助長了小欣的反抗力量。
  在媽媽的嚴格監控下,小欣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,到高中後學習壓力越來越大。每當向父母談起自己的感受,媽媽更是高度緊張,不停地叮囑她要更加刻苦學習。為了讓她充分利用假期的時間,迎頭趕上,媽媽擅自報了多個補習班,並經常訴說父母的不易。
  “老師,您說我該怎麼減輕壓力?我只有找同學去KTV喊歌放鬆了!”
  “去唱歌,為什麼不找女孩子啊?”媽媽緊接著反問道。
  “老師,我們去唱歌純粹是為了放鬆,有時也有女生。我找同伴的唯一條件是玩得高興就好,絕不找那些邊玩邊惦記學習的人。您能理解我嗎?”
  接過小欣的問話,我對這個家庭發生的事做了簡單的分析並提出了建議。首先,隨著孩子的成長,父母應該及時調整教育策略。特別是習慣於棍棒教育的父母更要清楚地知道,高中生已經有了足夠的能量與父母抗衡了,多尊重、理解、鼓勵他們,用他們需要的方式提供幫助才是可行的。其次,小欣不願獃在家裡的真正原因,一是媽媽管得太嚴,二是她感覺與男生在一起玩耍輕鬆,與媽媽的理解並不一樣。所以,媽媽要學會理解女兒的感受,不應亂貼標簽,但對於在KTV玩到很晚的危險性一定要告知女兒。最好的辦法是父母幫助女兒尋找合適的減壓方式。另外,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,父母一定要加強溝通,達成一致意見後再與孩子交流才是上策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不願獃在家裡的高中女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07asfuw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